【中医特色疗法】冬天手脚冰凉怎么办?不妨试试神奇的中医疗法——药泥灸、蜂疗灸
中医养生讲究“天人相应,顺时养生”。“春天养肝,夏天养心,秋天养肺,冬天养肾”,冬季天气寒冷,是人体抵抗力下降的季节,很多身体虚弱的人容易感冒生病,再加上冬季没有做好保护工作,导致体内寒气太重,要想健康地度过冬季,养生是必不可那么,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——中医养生之“冬季养生:驱寒补肾,提高免疫力”。
入冬后,您是否会出现手脚冰凉、畏寒怕冷的情况呢?有时还伴随着倦怠乏力、腰膝酸软、肠胃不适等症状呢?
这种情况,就是中医所说的"阳虚”, 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“冷底”或是“寒底”。阳虚畏寒肢体冷,倘若你在气温正常的情况下,身体总是瑟瑟发抖,那么就不要硬着头皮说自己是健康之躯了。一个健康的人,不会春夏秋冬都手脚冰凉,也不会随时随地都畏寒怕冷。赶快试试来我们的中医特色疗法——药泥灸/蜂疗灸。
泥灸是一种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用泥药热灼和熨烫刺激,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治疗方法,其涵义是热灼和熨烫。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多种中草药粉配置而成;因其形状如泥,故名泥灸。泥灸具有很强柔韧性,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,疗效好,见效快,具有活血、抗炎、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,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,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驱出体外,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;安全,标本兼治。
泥灸告诉我们的“信号”
1.热:一般多敷几次后,感觉经络通畅,身心放松,发热,说明本身健康或正趋于健康。
2.不热:感受不到热量或敷上很长时间才热,说明寒气过重,随着敷的次数越来越多,寒气慢慢排出,感觉会越来越热。
3.烫:在正常操作的前提下,如果感觉太烫,敷几分钟就受不了了,说明局部瘀堵严重,气血不畅,热量无法散开,此时应该缩短每次的敷泥时间,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延长。
4.辣:泥灸中有生姜、白芥子等中药成分,初期使用,有热辣感是正常的,一般皮肤比较敏感的会有热辣感,另外也说明湿气较重,热量粘滞不行,产生热辣感。
5.痒:如果是暂时性的痒,是对泥灸还不适应;如果敷泥期间一直痒,是风邪较重,热量流窜造成痒的感觉;如果泥灸后出现红点等过敏反应,说明是过敏体质,这种情况就不适合用泥灸了。
6.痛:敷完泥灸出现疼痛是一种病灶反应,泥灸激发自身正气与病邪抵抗,正邪相交,互不相让,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反应,通过泥灸培补正气,病邪逐渐被消灭,疼痛感也逐渐消失。
7.汗:汗水多而清,说明寒气重;汗水粘滞,说明湿气重;汗水浑浊泛黄,说明有炎症。泥灸前后应喝温水,以补充自身水分。
8.色:敷完泥灸的部位有白斑或白点,说明是病灶所在;皮肤泛黑,说明体内毒素较多。
1.舒筋壮骨方,活血通络方
功效:舒经活络,祛风散寒,排毒养颜,抗疲劳等
适应症状:头晕头痛,肩颈僵硬,肩周炎,颈椎病等
2.温宫止痛方,温宫阳方
功效:温宫散寒,活血化淤,调经止痛,延缓衰老
适应症状:月经不调,宫寒,痛经,经行不畅等
3.温脾暖肾方
功效:强肾健骨,温补元阳,固本培元
适应症状:四肢冰凉,腰膝酸软,失眠多梦,记忆力减退(肾主藏精,肾虚导致精,气,神的不足引起失眠多梦,记忆力减退),调养脾胃等
4.乳腺经络疏通方
功效:疏经通络,活血化淤,攻坚散结
适应症状:胸部青筋,经期前乳房胀痛,结节,增生等
5.胃肠湿热方
功效:健脾和胃,理气消食
适应症状: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便溏,便秘,肠胃功能紊乱等
6.咳痰喘方
功效:顾护脾肺,肃肺祛痰
适应症状:感冒所致的咳嗽,气喘,气管炎,支气管炎等
7.强脊风湿方
功效:滋补肝肾,益气养血,祛风散寒,活血通络止痛等
适应症状:腰脊发僵,活动不利,强直性脊柱炎,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
本文章来自于:项城敏好佳社区医院;邝春雷